返回
動物
漢語名: 盤谷蟾蜍、台灣蟾蜍、癩蝦蟆、中華大蟾蜍
物種編號: AM002001002
分類: 兩棲類
科名: 蟾蜍科 Bufonidae
學名: Bufo bankorensis
分布地: 台灣全島低海拔地區至海拔2000公尺的山區,都有分布。
棲地與生態特性

形態特徵:
大型蟾蜍,體長可達15公分,體表皮膚極為粗糙,布滿腺性疣狀突起,眼後有一對明顯突起的腮腺呈腎形。眼周圍無黑色的隆起稜脊,鼓膜不明顯,有別於黑眶蟾蜍。個體之間體色及大小的差異很大,體色由深灰色到黃褐色等,有的個體具有粗雲狀的斑紋。吻端鈍圓,四肢短壯,指趾端鈍,蹼呈半蹼狀。


棲地特性:
可適應各種棲地,主要棲息在闊葉林、墾地及混生林。


生態習性:活動緩慢,因皮膚腺有毒,故少有天敵,常可見到大個體。以昆蟲及無脊椎動物為主食,常於雨後的夜晚聚集在路燈下覓食。繁殖期一般在冬季,雌、雄個體會在溪流或水溝中交配,卵呈長串黑色,蝌蚪呈黑色,會大群地聚集在一起。

參考資料

1.呂光洋、杜銘章、向高世(1999),台灣兩棲爬行動物圖鑑,台北市:中華民國自然生態保育協會、大自然雜誌社,pp.28~29。

動物型態圖
盤谷蟾蜍

圖名:盤谷蟾蜍
資料出處:王晨帆提供

棲地分布圖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