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動物
漢語名: 脂鮠、淡水河鮠、三角姑、三角鉤
物種編號: FI406001001
分類: 魚類
科名: 鮠科 Bagridae
學名: Leiocassis adiposalis(Oshima , 1991)
分布地: 分佈於台灣本島北部淡水河水系之基隆河、新店溪中上游水域及中部大肚溪、南部曾文溪之中上游水域。
棲地與生態特性

一、型態特徵:
背鰭 1硬棘, 7軟條;胸鰭 1硬棘,8~9軟條;腹鰭 6軟條;臀鰭 18~19軟條。身體延長,尾部側扁,頭部以前略平扁;頭寬,略呈三角形;吻平而圓鈍;口橫開於吻端下。具四對鬚,含兩對吻鬚(上頷鬚最長),兩對頤鬚。背鰭及胸鰭之第一根為硬棘,胸鰭硬棘之後方有倒勾;具有脂鰭,其後緣突起而不與背部相連。尾鰭之後緣略凹或略為平直。身體光滑無鱗,體側中央可見一平直側線。幼魚全身呈黑色,成魚體背呈灰褐色至暗黃綠色,腹部略為灰白。一般常見個體的體長約為12~25公分之間,最大可達30公分。


二、棲地特性:
喜愛棲息在河川、溪流底部石頭較多的區段,需要溶氧量高的環境。可視為部分河川溪流中游的指標生物之一。


三、生態習性:
為初級性淡水魚類,只能存活在純淡水的水域中。生活在河川、溪流的底層,屬夜行性魚類,白天躲藏在石縫中,夜晚外出覓食。食性為肉食性,以水生昆蟲、小魚、小蝦為食,但有時亦會吃食水中的有機碎屑。

參考資料

1.沈世傑主編 ,(1993),台灣魚類誌,國立台灣大學動物學系印行,p.145

動物型態圖
脂鮠

圖名:脂鮠
資料出處:王晨帆攝,2002年7月於台北縣瑞芳鎮基隆河介壽橋下游1000公尺處河段

棲地分布圖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