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元
![]() |
||||
一、能力指標 | ||||
自1-1-4-1 察覺事出有因,且能感覺到它有因果關係 | ||||
二、教材綱要 | ||||
圖1 單元架構圖 | ||||
三、單元教學目標 | ||||
(一)認知目標 | ||||
(二)技能目標 |
||||
(三)情意目標 |
||||
四、教學資源 | ||||
(一)植物為什麼要落葉?(資料出處 : 鄭元春,2002年) | ||||
落葉現象是秋冬季極為常見的自然景觀,在春、夏兩季裡,我們也可 | ||||
以看到零星的落葉。植物在落葉之後,往往變得亮麗可愛,因為它們會換 | ||||
上新衣,顯出神采奕奕的模樣,教人看了也跟著打起精神。難道植物的落 | ||||
葉現象就只為了換新衣?當然不是,落葉是為了生理上的需要,它應該有 | ||||
兩個主要目的:第一:落葉可以減少水分的蒸散及寒氣所加諸於植物體的 | ||||
傷害。冬季裡既乾燥又寒冷,葉子大量脫落後,只剩下樹枝,而樹枝上很 | ||||
少有氣孔,面積也比扁平的葉子小得多,因此可以避寒並減少傷害。第二 | ||||
:落葉是老化更新的自然現象。老葉落下後,新葉長出,光合作用更加旺 | ||||
盛,對植物體當然更為有利了(鄭元春,2002年)。 | ||||
(二)愛換裝的雀榕 (資料出處 : 文.圖/邱少婷) | ||||
榕樹一直是和民間的生活發展、本土文化資產密切相關的,常見榕屬 | ||||
(Ficus)樹木除了非常容易於本島溫暖亞熱帶氣候生長,成為平地鄉野的特 | ||||
色,也因為民間信仰伴廟而生的老樹、神樹,形成傳統民俗、農村風光的特 | ||||
色。這也讓現代的庭園設計中,幾棵老榕可以增添古意,縮短時代的鴻溝, | ||||
在其身姿昂然的蔽蔭下,可懷古深思、輕鬆小憩,親切感受自然的脈動。 | ||||
植物的生命過程包括萌發、生長與老化,即使是在植物器官---葉內也有相 | ||||
同的現象,雀榕(Ficus wightiana Wall. ex Benth.)是常見榕屬樹木中顯著呈 | ||||
現這種週期性特性(圖1)的植物,一年中可以看到一次以上的葉黃凋落( | ||||
圖2)、枝芽新萌(圖3)、鮮綠著裝的循環過程。尤其新芽萌發的時候,乳 | ||||
白色的托葉具保護幼嫩樹葉的功能,透空枝頂展現一根根白色伸長的芽棒( | ||||
圖4),在帶紅色的幼葉展開時(圖5),這一批短命的托葉即功成身退的脫 | ||||
落,形成一片落葉紛飛的白色世界(圖6),必然引起樹下經過的遊客以驚艷 | ||||
、好奇之心瞻仰這神奇的剎那,偏偏它又高不可測,下雪了嗎?落花成塚了 | ||||
嗎?哪個頑童在灑白紙片呢?臆測、想像圍繞著不知所以然的腦海,其神祕 | ||||
感增添人們對它的敬畏。但在短短不到十天內,幼葉由紅轉綠,漸漸加深變 | ||||
墨綠(圖7),這會兒它又換好新裝,讓粗心大意的人們淡忘了它的轉變,直 | ||||
到下一次的豔遇了。 | ||||
![]() |
![]() |
![]() |
![]() |
![]() |
圖2.雀榕葉黃落葉 |
圖3.雀榕萌芽 |
圖4.白色托葉保護的嫩芽 |
圖5.帶紅色的幼葉展開,白色托葉準備脫落。 |
圖6.白色托葉飄落滿地 |
![]() |
![]() |
![]() |
||
圖7.幼葉由紅轉綠而變墨綠,形成綠蔭樹冠。 | 圖8.葉柄基部離層區和保護層圖解 | 圖9.由左至右,雀榕落葉現象中的葉柄組織變化及保護層形成。 | ||
自然科學博物館的庭園因為種了幾棵愛換裝的雀榕,一直頗受來訪觀 | ||||
眾的側目。如果你曾仔細觀察,注意到每年大約4月前後、9月初左右及12 | ||||
月底,這幾棵雀榕都可能在庭園的舞台上,落葉展新裝走秀一趟,是否你 | ||||
已讓這免費的看秀權利打瞌睡了好幾年? | ||||
深入探索植物落葉內部變化,之前葉柄基部(圖8)會先形成離層區 | ||||
zone),並在近莖的這一面形成保護層(protective layer),靠外先形成的 | ||||
稱為初生保護層,靠內的後形成稱為次生保護層,落葉的時候,葉柄和莖 | ||||
剝離的組織位置稱為剝離層(separation layer)。雀榕的落葉現象,由其葉 | ||||
柄的組織變化可見成熟葉的離層區形成後,在近葉腋處的組織開始疏鬆, | ||||
細胞間隙擴大,裂隙形成,直到有效的機械力量使其葉片脫落,此時初生 | ||||
保護層已形成,即葉痕表面,在葉痕內形成次生保護層(圖9)。 | ||||
植物的落葉現象是一種週期性的景觀轉變,大部分的人對楓紅層層, | ||||
植物秋天落葉的習性耳熟能詳,這一類植物在秋天落葉後即以光禿的樹枝 | ||||
過冬,一年有一季休眠時期。然而亞熱帶或熱帶溫暖地區的植物,並沒有 | ||||
寒冬惡劣的氣候需以休眠方式停止一季的生長,所以春天落葉者,都在發 | ||||
新芽前,以汰舊換新的方式,促使前一年生長的葉片在短時間內全部落光 | ||||
,雀榕、欖仁、洋紫荊、水茄冬…等,都是屬於春天落葉型的植物。雀榕 | ||||
更勝一籌,一年中除了春天落葉,台灣中南部生長的雀榕還可能增加一次 | ||||
以上的落葉機會,也就是增加抽芽次數。因為在熱帶或亞熱帶的植物生長 | ||||
競爭時,抽芽次數增加即枝條伸長機會增高,樹葉在鄰近樹種的上方競 | ||||
爭光線的機會又更高了,所以雀榕換裝是別具意義的,不是奢侈愛美的表 | ||||
現。 | ||||
(文.圖/邱少婷 http://www.nmns.edu.tw/New/PubLib/NewsLetter/150/05.htm) | ||||
(三) 植物之所以會落葉,不外兩種原因:(資料出處:台大校園冬季植物導覽) | ||||
一種是低溫來襲時,植物將葉子掉光,以便節省養份,度過寒冷惡劣的環 | ||||
境,流蘇與山櫻花即是如此;另一種是面臨乾旱環境時,植物寧可犧牲部分 | ||||
葉子,減少體內蒸散作用,藉以過缺水環境,而沙朴則是此一類型。然而, | ||||
若冬季低溫不夠冷,第一種因低溫而落葉的植物,落葉情形就不明顯。台北 | ||||
盆地因陰雨潮濕,第二種因環境乾旱而落葉的植物就沒有明顯的落葉情形, | ||||
但也有因寒流來襲,數日間黃葉落盡的情形。這個季節有好幾種樹都會落盡 | ||||
葉子,剛好和另外的常綠植物有明顯的區隔,讓人更容易看到它們。 | ||||
(台大校園冬季植物: http://ccsun57.cc.ntu.edu.tw/~cpo/space_plant_winter00.htm#0-校園空間資訊) | ||||
五、參考文獻及相關網站 | ||||
(一)參考文獻 | ||||
鄭元春著,林麗琪繪圖(2002年),植物Q&A--生活中的植物240問,臺北市: | ||||
大樹文化,頁33。 | ||||
郭城孟,台大校園自然步道 | ||||
薛聰賢,景觀植物造園應用實例 | ||||
台灣省農林廳林務局,台灣常見樹木 | ||||
(二)相關網站 | ||||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http://www.nmns.edu.tw/New/PubLib/NewsLetter/150/05.htm | ||||
台大校園冬季植物導覽 http://ccsun57.cc.ntu.edu.tw/~cpo/space_plant_winter00.htm#0-校園空間資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