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河(Glacier) | ||||||||||||||||||||||||||
冰河上游地區為冰雪積聚區,冰河下游部份為冰雪消融區。冬季冰雪積聚最多,冰河向外伸展,夏季消融較多,冰河後退。此說明冰河積聚與消融之間的平衡取決於氣候條件。 | ||||||||||||||||||||||||||
(出自:施添福主編(1999),高中地理1教師手冊,臺北:龍騰文化出版,頁161) |
||||||||||||||||||||||||||
圖10-6 世界冰河分布 |
||||||||||||||||||||||||||
(圖10-6:出自施添福主編(1999),高中地理第一冊,臺北市:龍騰文化出版,頁108) |
||||||||||||||||||||||||||
☉冰川研究與氣候變遷 1. 依據蘇黎士「全球冰河監控服務中心」研究,全球各地的冰河大融化早在十九世紀就開始,在過去的150年中,阿爾卑斯山的冰河面積,由於融化而減少1/3,體積則銳減1/2。一般深信,此種現象與人類引起的溫室效應有關。 2. 1990年來自歐洲八個國家的科學家,組成了格陵蘭島冰核計畫,連續三年夏天他們在格陵蘭3000公尺的冰原上,鑽鑿至岩石底層,分別取出10公分厚,2-2.5公尺長的冰核,加以研究,得出下列有關氣候的結論: (1) 在冰河期(更新世)和中生代冰河期,氣候是極度的不穩定。 (2)氣候的迴轉、急遽的上升或下降,常在幾十年或數年之間,很快的發生。 (3)氣候唯一很穩定的時期,是在最後一次冰河期結束後的1萬1千5百年間,也就是人類的近代。 3. 冰河時期:第四紀更新世是全世界最重要的一個冰河時期,在歷史地質學上稱為大冰期。更新世時期所發生的冰河作用是重複發生的,在北美洲有四次冰期,歐洲有六次冰期。地質上的冰河時期詳見下表:
|
||||||||||||||||||||||||||
*以上各期冰川作用除更新世外,以二疊紀和先寒武紀晚期的冰川作用比較重要,其他各地質時代所成的冰期只有在局部地區造成小規模的冰川沈積。 | ||||||||||||||||||||||||||
(出自:施添福主編(1999),高中地理1教師手冊,臺北:龍騰文化出版,頁164-165) |
||||||||||||||||||||||||||
相關網站:工程地質與防災科技研究室-地科教室-冰川(中央大學應用地質研究所) | ||||||||||||||||||||||||||
http://topaz.geo.ncu.edu.tw/earth/glacier/glacier.htm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