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產業(一)農牧業

Line.gif (1538 bytes)

    人們為了求生存或更舒適的生活,產生了各式經濟活動。各種經濟活動中,直接取自天然資源或將天然資源加以培育利用者,稱為第一級產業。其不但直接滿足人們生活的基本需求,同時也為其他產業提供原料,是各級產業的基礎(圖15-1)。

    第一級產業以農牧業為主體,若依產品流向區分,可分為自給性的農牧業,如原始社會的採集、游牧、游耕,傳統社會的集約農業,以及非自給性的放牧業、混合農業、酪農業、地中海型農業、商業性榖物農業及熱帶栽培業等。

 

 

第一節 自給農牧業與主要作物

 

    採集、游牧、游耕等原始農業活動是現存最古老的農業型態,如今只存於高緯、雨林及沙漠附近等自然條件嚴苛或交通不便的孤立地帶(圖15-2)。因這些地區環境負載力較低,故活動範圍雖占地表廣大的空間,但從事這些經濟活動的總人數卻很少。這些民族多半處於共同生產和分配的部落社會階段,他們長期地觀察並理解大自然的韻律,與其生存環境維持生態平衡的關係。可是一旦與文明接觸,傳入可快速或大量捕撈的採集、漁獵技術,或醫藥衛生改善,人口快速增加,立刻就會破壞人與自然間的平衡狀態。

 

 

採集

    原始採集活動,係指依四季循環不斷移動,以漁獵和採集食物為生的經濟活動,主要分布於低緯的雨林、沙漠地帶和北半球的高緯區。目前這種不從事生產、干擾自然生態程度低的生活方式正快速自地表消失;且各種採集活動,常不是這些區的主要生活方式,而為游牧、游耕民族補充糧食的方式之一。

 

 

游牧

    游牧是人類自採集進步到食物生產最早的經濟活動,主要分布於乾燥地帶和苔原區。這些地方雨量稀少,水草供應有限並具季節性變化,牧民為適應此種環境,必需驅趕牲畜做季節性的空間移動。隨著降雨區的變化,水平移動的逐水草而居:在雨量較多的年份,移牧範圍較小,若水草不足,則需遠徙;但若游牧區雨期不定,則移牧路線只有趨暖避寒。此外,亦有順應山地氣候特性而垂直移動的山牧季移(照片15-1)。

    牲畜是牧民最重要的資源,牧民視其為可不斷更新資源,故牧民並不以肉食為主,而是以牲畜的乳、皮、毛為利用重點,不足的食物,則以植物和野生動物補充或與外界貿易獲得。但若遇連年大旱,即使遠徙也無法解決草料不足的問題時,必需就地大量宰殺牲畜,以度荒年。

 

 

學生活動15-1

  數百年來,季節性的移牧主宰了北歐拉普人(Lapp)的生活,他們隨著馴鹿原本依季節更替的移動路線放牧馴鹿,取用牠們的肉、奶及毛皮。根據圖15-3馴鹿季節性的遷移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1. 何時馴鹿開始向北移動?何時馴鹿會進入北極圈內?何時南遷至針葉林帶?
2. 指出影響拉普人游牧空間範圍變化的因素。

拉普人.gif (61277 bytes)

圖15-3  馴鹿季節移動空間分布圖

(出自ILLUSTRATED ATLAS OF THE WORLD(1994),Rand McNally&Caompany,p62-63)

 

 

游耕

    低緯溼潤地區,雖然是生命力旺盛的地帶,有高大、濃密的雨林、粗草和各種生物,但若伐林闢成耕地,則長年的烈日暴雨將造成土壤表土流失,及養分因淋溶作用而喪失,故需不斷遷徙耕地的游耕,成為適應熱帶環境的耕作方式。

    「火」在清理耕地時扮演重要的角色,族人先砍伐地面的樹木、雜草,再放火焚燒,接著用簡單的農具挖土作穴,將粟、甘藷、山芋、樹薯等種苗埋入土中。在作物生長期間,不多作如施肥、除草、灌溉等田間工作,是一種極度粗放的耕作方式。由於地力極易枯竭,故每隔一段時間,村民需另闢新耕地,以維持較高的單位面積產量。因此,這種耕作方式需要極大的土地以供少數的農民使用,否則土地休養生息時間不足,會降低土地生產力(圖15-4)。  

 

 

學生活動15-2

  閱讀下文,討論原住民對自然環境的認識和順應方式。

  (民國40年以前)因本族土地從不施肥,且坡度大,表土易被沖刷,耕植3∼4年後,地力貧瘠,必須另闢新地。全部落平均4年會遷移一次,每次遷移前,頭目召開家長部落會議,共同商議遷移的地點和時間,再採取共同行動。在部落共同選定的領域內,以各「戶」為單位,可自由選擇耕地。族人觀念中優良的墾地是坡度較緩,土層較厚、土色較深的地塊,先到者在土地上砍掉小片雜草、插上樹枝為記,他人就不能侵佔。
  將一塊原始林闢成耕地時,先將大樹砍倒,並砍除四周草木為防火線,在雨季來臨前的無風日放火,不但除去農作之障礙,草木灰燼也是很好的肥料,而且雜草和病蟲害一併去除,真是一舉數得啊!在一連串的開墾工作後就是鬆土和播種了,在作物生長期間,偶爾會去除草或趕鳥,其它時間會到部落的獵場狩獵以補充動物性蛋白質。除了個人狩獵外,當部落有人結婚或為了小米收穫後的豐年祭,也有全部落的共獵......


               節錄自 泰雅族林先生口述

PHO15-2.gif (40244 bytes)

照片15-2   泰雅族獵人

P15-5.gif (31853 bytes)

圖15-5   年中事曆

(圖15-5:出自施添福主編(1999),高級中學地理,第一冊,臺北:龍騰文化出版社,第154頁)

 

傳統集約自給農業

    在地狹人稠的傳統社會中,由於每位農民所擁有耕地不大,故如何在有限的土地資源上,獲得最大產量就成為農民艱難的課題。農民只有透過投注最多的勞力、精細的土地利用及終年的辛勞才足以維持生計,若有剩餘再運到市場出售。此種農業主要分布在古文明地區,如中國、印度及其影響的日本、中南半島,以及尼羅河、兩河流域(圖15-6)。季風亞洲為此種農業的代表地區,以稻米為主糧,其生活方式和地理景觀都和稻作有密切關係。

    在臺灣的傳統稻作農村裡,水田種稻,空隙地養雞鴨禽畜,池塘溝渠不但是精心舖設的灌溉體系的一環,更在其中飼養魚蝦,以補充蛋白質的不足,而坡地亦種植桑麻竹林等,土地的每一個角落,都經人工精心利用。這些產物,提供了人們能量來源,人類吃剩的食物則用以飼養禽畜,或棄置於田中轉變成有機肥料,而人類和禽畜的排泄物更是有機肥料的重要來源。今日農村中,我們偶然仍可見農民不辭勞苦,一層豬雞鴨糞、一層稻草、一層泥土,層層堆疊成如小屋高的堆肥。有機肥料的使用,使長期精細利用的土地維持生機,實是農民耐心和智慧的表現。為了維持整個農業系統的運行,傳統農民順天應時、珍惜資源的傳統,實在值得已遠離土地的我們重新認識。

 

 

第二節 非自給性農牧業與主要作物

 

    由於工業化及都市化的影響,從事第二、三級產業的人口大量集中都市,人們不再自行生產農牧產品,故非自給性農牧業開始興起;其後的運輸革新,使這些農牧業不需要緊鄰市場,而可分布於自然或人文環境最適宜的地區。由於各地環境不同,非自給性農牧業亦呈多樣化的景觀。

 

 

放牧業

    由於對肉類及皮、毛等工業原料需求,在溫帶地廣人稀的草原區,如北美洲西半部、南美彭巴區、南非草原、紐澳草原、中亞草原等,或較溼熱的莽原,如巴西高原、澳洲北部等地,在廣大的牧場內,牛羊等牲畜自由食草的畜牧方式稱為放牧(圖15-7)。這些地區大多環境負載力不高,如在沙漠邊緣草稀之地,約需0.5平方公里才能養活一條牛,故牧場規模十分廣大(表15-1)。由於放牧地區人口稀少,而牲口數量龐大,故多採科學化的飼養及定居圈牧的方式,將牲畜限制在籬笆內,按畫定的路線和範圍輪流吃草,不但可節省人力,也可不間斷的維持草料的供應。

 

 

混合農業

    農場兼營作物種植和牲畜飼養者稱為混合農業。主要分布在地形平坦、雨量適中的區域,例如:歐洲的平原地帶、美國中部及南非高原東半部之玉米帶、澳洲之牧草小麥帶、南美之玉米小麥帶等。農場一般畫分為作物區、牧草區及放牧區。所生產的作物除了供應農家自用或進入市場外,並用以飼養牲畜外賣(圖15-8)。

    混合農業的經營在歐洲已有相當歷史,其最大的特徵除農牧兼營外就是輪耕。在自給農業時期,輪耕除可維持地力,並可持續生產,使食物不虞匱乏(圖15-9)。今日混合農業的發展則歧異性相當大──以歐洲而言,因土地有限,大量使用肥料並以農機補充人力之不足,故仍維持相當高的單位面積產量。在美澳等歐人新開發區,則耕作較粗放,以美國玉米帶為典型:農場的玉米除了飼養農場原有的牲畜,並自西部放牧區買進牛隻加肥後送至屠宰場。此外,許多原本從事單作或放牧的地帶,為了避免市場風險亦紛紛改行混合農業,如澳洲東南部的小麥牧草帶即是。此外,在大型都市或都會區的外圍,混合農業的經營愈形集約,發展出混合農業的另一種特殊型──酪農業。

 

 

酪農業

    溫帶溼潤氣候區,農民在狹小的土地上種植牧草或飼料作物,飼養乳牛提供鮮乳或乳製品,以供應都市居民大量需求者,稱為酪農業。雖然放牧業與酪農業均以畜產品為主,但照顧乳牛較為精細費事,市郊地價亦較高,故酪農業牧場規模及牛隻數目均較放牧業小許多。

    由於鮮乳易腐、不耐久運的特色使酪農業無法遠離市場,故最早經營酪農業的是工業化、都市化最早的西歐各國,目前則以西北歐各國、北美五大湖及新英格蘭為重要產區。若距市場較遠的農場,則將鮮乳送至乳品工廠製成奶粉、乳酪、牛油、煉乳等較耐久運、久藏的乳製品,再行出售。如紐澳等地,距全球主要市場遙遠,因運輸及冷凍設備進步,使其成為世界重要乳品輸出國。

 

 

地中海型農業

    在歷史文化悠久的環地中海區, 為了適應地中海型氣候夏季乾熱、冬季暖溼、降雨變率大的特性,本區農民發展出相當複雜的農耕方式。傳統上一方面從事穀物種植,冬季時種小麥、蔬菜,夏季時種耐旱作物,或者休耕以維持地力和水分;另一方面從事畜牧活動,如在休耕地上放牧或飼養乳牛;或夏季因山上雨量較平地多,氣溫較低、蒸發量較少,牧草較豐茂,農民亦會驅畜上山,從事山牧季移。傳統環地中海區的農民,採行輪耕及農牧並行的策略,除了可應付雨季與生長季不一的難題外,還可應付此區地形崎嶇,石灰岩化育成的土壤貧瘠,及耕地狹小破碎零星的問題。

    隨著工業化和都市化的發展,地中海農業區灌溉系統已逐漸取代休耕,並以人工牧草和飼料從事雞豬牛等牲畜的飼牧,如法國南部、西班牙沿海、義大利北部、阿爾及利亞北部山區。此外,世界其他地中海氣候區,如美國加州、智利中部、南非及澳洲西南隅(圖15-10),則因灌溉、運輸、冷凍技術的進步及氣候的優勢,成為著名的蔬果專業區。

 

 

商業性穀物農業

    地廣人稀的溫帶草原區,純粹栽培穀物出售者,稱為商業性穀物農業。主要分布於獨立國協黑海北岸向東至西伯利亞南部及烏茲別克,加拿大、美國中部,阿根廷、澳洲草原帶(圖15-10)。各種穀物中,小麥為主要的貿易商品,可分為冬小麥及春小麥。由於農場面積十分廣大,農民只能粗放地照顧,故單位面積產量不高;但農民藉由各式農機及農技的協助,每位農民的產值很高。此外農民相當注意市場資訊,以調整每年的耕種面積,以期獲得較高利潤,故農民生活常相當富裕。

 

 

學生活動15-3

  根據下列敘述及圖15-11及15-12所顯示加拿大某地氣候及農場年中工作曆,回答文後的問題:
  此農場面積廣達971公頃,僅由農場主人Loyns先生(57歲)及其子(25歲)、姪子(23歲)三人共同負責日常性的工作,此三人均出身於薩克其萬大學農業系,另外再雇用一位經驗豐富的曳引機駕駛。農場以種植小麥為主,並以休耕、輪種不同作物以維持地力和避免土壤侵蝕及生產過剩。收成後的穀物儲存在巨大的倉庫中,以鐵路運至輸出港,再以海運運銷海外市場。

1. 指出農場所從事的農業類型。
2. 指出該農場所種的小麥種類。
3. 指出氣候對該農戶經營農場的影響。

P15-11.gif (19368 bytes)

圖15-11   氣候資料圖

(圖15-11:出自施添福主編(1999),高級中學地理,第一冊,臺北:龍騰文化出版社,第154頁)

P15-12.gif (51116 bytes)

圖15-12   農場年中工作曆

(圖15-12:出自施添福主編(1999),高級中學地理,第一冊,臺北:龍騰文化出版社,第154頁)

 

熱帶栽培業

    熱帶溼潤地區,大規模栽培經濟作物,如咖啡、可可、橡膠、甘蔗等,以輸出牟利的農業,稱為熱帶栽培業。其發展與早期歐人殖民熱帶有關業。其發展與早期歐人殖民熱帶有關,殖民國掌握農場主權,殖民地提供廣大土地及廉價勞力,若當地勞力不足或勞工技術層次不夠,便輸入他地之勞工,甚至奴隸。如在十九世紀末至二十世紀初期,華工前往東南亞和產在產地初步加工後,便輸往海外,故熱帶栽培業需大量資本投資於廣大的土地、眾多的勞工、多年生的作物及交通設施上。如臺灣糖廠自日治時代,已有專用鐵道與縱貫鐵路聯繫。二次大戰後,新興國家成立,熱帶栽培業已有所調整或改變,如馬來西亞政府即鼓勵當地人自營規模較小的農場。

 

 

第三節 農業區位和農業問題

 

農業區位

    各種農業活動均有其適宜的地區,稱為農業區位。農業區位主要受到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共同作用的影響。

    自然環境是限制農業活動的基本因素,主要包括氣候、地形、土壤沃度等。例如:中國傳統「南稻北麥」的分布就是受到稻麥生長條件差異所致(表15-2)。又如美國較乾燥的西部為放牧區,向東較溼潤的溼草原以冬小麥種植為主,再向北經美加邊境延伸至加拿大中部草原帶,因冬溫過低,故以春小麥栽植為主。

    即使是自然環境相同,各地仍會發展出不同的農業活動,此即受到人文因素的影響。重要的人文因素如下:

一、歷史文化

    如以肉乳生產為主的酪農業及放牧業,主要分布於歐、美、紐、澳等西方文化影響區;相對的,對不習肉乳食品或有宗教避諱的亞洲國家而言,便較不普遍。

二、市場距離

    一般而言距市場愈近,農民會從事投資高或較費工但利潤較高的農業活動,如種植蔬菜、花卉等;距市場遠則從事投資或照顧較少的活動,愈如單純的穀物種植、放牧等(圖15-13)。十九世紀時德國人邱念(Von ThUnen, 1783∼1850)就曾以其經營農場的心得,提出「農業區位論」指出與市場距離的遠近會影響農民的獲利高低,距市場愈遠,因要負擔的運費愈多,農民不願投資太多的勞力及成本,造成距都市近的農業土地因利潤較高,經營較集約,而距都市愈遠,農業經營愈粗放。

三、技術發展

    技術的發展改變了農業活動的區位。例如快熟麥種的培育,使原本生長季短的加拿大,麥田得以向北擴展。此外交通技術的改進更是大幅改變了地表農業活動的分布。交通不發達的時代,所有的農業生產必需靠近消費市場;隨著運輸革新,農業生產帶不斷向外推移,以尋求更低的經營成本或更適宜的自然環境。如十九世紀海陸交通的迅速發展,使美、澳、紐等國原本以自給為主的雜耕,紛紛轉為以專供輸出歐洲市場為主的商品化農牧活動。又如臺灣中山高速公路完成後,原本遠離北高兩大都會的彰化、雲林兩縣,蔬菜栽培面積大增。

 

 

農業問題

    農業是與自然環境息息相關的產業,極易受環境變化而遭受損失;而人類對自然環境不合理的開發利用,也會造成農業環境的惡化(表15-3)。

    此外,都市化和工業化雖可促成農業生產的專業化和科技化,但與第二、三級產業相比,農業產值與農業收入相對偏低,使一般農村年輕人口嚴重流失。資金的不足與勞動力的老化,阻礙了農村的進步。

    專業化的生產雖然是更有效率的農業生產方式,但若遇農業災害或市場價格的波動,都使農民承受極大風險。如生產過剩造成的「穀賤傷農」,或牲畜感染疫病等,都使農民長期的付出無法合理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