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課  產業(二)漁 礦業

前言

    林、漁、礦業是一種直接取之於自然資源的經濟活動,為另一種採集業,本章將針對此三種採集業分別加以說明。

 

第一節 林業

    幾千年前,人們就利用樹木作為燃料,製作工具、建造房舍,而隨著工業技術的進步,林木用途更廣。尤其到了二十世紀,人口的快速增加,對木材的需求量日增,使全球的林區快速縮減。目前全球的森林面積僅佔陸地面積的1/5,且多分布於不適合農業發展的地區。若以國家來看,當今重要的工業用原木生產國家為美國、加拿大、中國和巴西等國(圖16-1)。

 

林業與森林的種類

    林木的用途因林木的種類而不同,冷溫帶地區的針葉林是造紙和木材工業的重要原料,商業色彩濃厚。此外針葉林區因具有下列優點,林業發達:(1)林木樹幹高直,纖維均勻,大部分易鋸易鉋,質輕力強,用途廣大;(2)林區樹種單純(照片16-1),雜樹較少,利於機械化開採,可降低生產成本。

    至於熱帶闊葉林區,雖然林木生長快速,材積量豐富,然而早期採伐較不興盛,其原因包括:

一、熱帶地區少純林,同一區域上千樹種同時生長,樹下藤葛糾纏(照片16-2),少數珍貴硬木分散各處,且雨林區又多暴雨,造成開採上的困難。

二、氣候溼熱,蚊蚋滋生且溽暑難耐,使採伐工作難以進行。

 

 

世界林木的採伐

    全球的林木需求量,以美、日、西歐等工業國家為最大,故鄰近的北半球中高緯度針葉林帶首先大量開採;至於遠離工業化地區的熱帶闊葉林區,因距離市場較遠,林木的供應以柴薪為主,木材用量不大,故仍能保有較大範圍的森林。然而隨著全球人口激增,林木的需求跟著增加,蓄積量豐富的熱帶雨林區,始成為開採的對象,如南美洲的熱帶雨林區,在1970年代完成亞馬孫橫貫公路以後,林業正蓬勃發展;東南亞各國也在經濟發展的壓力下,大量開採當地的熱帶雨林。

 

學生活動16-1

    紙張是林業重要的產品之一,表16-1是當今世界重要的紙張生產國,請回答下列問題:

1.世界主要紙張生產國家在空間分布上有何共同特點?

2.請從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分析世界重要紙張生產國家造紙業發達的原因。

    ▼表16-1   世界重要的紙張生產國:1995

                                                                    單位:百萬公噸

國  家

生 產 量
美      國 23.0
日      本 10.6
芬      蘭 6.5
德      國 5.9
中      國 5.8
加  拿   大 4.9
法      國 3.1
瑞      典 2.0
(表16-1:出自施添福主編(1999),高級中學地理,第一冊,臺北:龍騰文化出版社,第167頁)

 

台灣的林業

    臺灣氣候溫暖溼潤,森林資源豐富,林地面積約占全島2/3(圖16-2)。一般而言,資源開發必需考慮兩項原則,即運輸成本和資源品質。資源的品質愈佳,或運輸成本愈低,自然資源將愈早被開發。然而,臺灣森林的開發過程,除上述二項原則外,尚需考慮政策的影響。

    十九世紀以前,臺灣中低海拔山區遍布樟樹,由於樟腦是當時醫藥和工業的重要原料,且臺灣樟樹的含腦量高,品質優良,極具經濟價值,因此最先成為商業性採伐的對象。若以開發的先後順序而言,臺灣西部因距通商口岸近,輸出容易,所以先開採,如大溪、三峽、關西等,為清代重要的樟腦集散地。東部則因距口岸較遠,運輸成本較高,直到日治時代,才因政府實施補償金制度而得以開採所謂補償金制度,即相當於今日所謂的「收購價格」(表16-2)係依據各樟腦產地的生產成本高低,給予不同的補貼金額,而使偏僻地區的樟腦生產者,亦大為有利可圖。在此一政策的影響下,臺東廳及花蓮港廳,雖僻處東部,交通不便卻仍能成為臺灣主要的樟腦產地,而樟樹也從臺灣東部的景觀中迅速消失。

    至於分布在較高海拔山區的針葉林,因運輸不便,距市場遠,直到日治時代,日人完成阿里山森林鐵路,才開始對外輸出,但採伐量仍少;光復後,輸出高經濟價值的紅檜、扁柏、香杉以換取外匯的林業政策,及深入內山林道的鋪設,臺灣森林被大量砍伐。民國60年代,因臺灣珍貴木材日益減少,生產成本提高,林業政策始改弦更張,不再以砍伐林木為主,而著重國土保安,並朝向環境保護、戶外教育、休閒遊憩等多目標的經營。

 

 

第二節 漁業

    生活水準的提高,魚類的高鈣、低脂和擁有豐富蛋白質的特性,已漸漸成為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營養來源,而這些魚類產品中,約有4/5來自海洋漁業,本節即以海洋漁業為主要的討論對象。

 

海洋漁業的地理條件

    海洋面積廣大,但受自然環境影響,各區漁業資源分布並不均勻。部分海域因魚類群集可供捕撈,稱為漁場。由海洋生物的食物鏈(圖16-3)可知,陽光、大量的營養鹽類、氧氣是浮游生物不可缺少的生長條件,而浮游生物多寡則影響魚類資源的豐缺,故一般漁場的形成往往和下列自然因素有關:

一、寒、涼流流經的海域

    冷水海域因氧化作用進行緩慢,水中含氧量多,利於浮游生物繁殖。有時涼流流經的海域,底層海水湧升,將海底豐富的礦物鹽類帶至海水表層,也利於浮游生物大量繁殖,進而吸引魚類聚集。

二、寒、暖流匯合處

    洋流匯合的水域,藉著海水上下對流,把深層的礦物鹽類翻攪上來,因此浮游生物眾多。加以寒暖流的水溫、鹽度有異,適合各種不同的浮游生物生長,可以吸引各種洄游魚類群集,形成漁場。

三、多礁岩分布的地區

    海中隆起的礁石、小島,易使海水擾動,而將底層的營養鹽類帶至表層,成為藻類及浮游生物的食物。此外,廣布的礁岩亦為魚類提供良好棲息地。

四、大河出口的沿岸

    河流帶來大量的礦物鹽類及有機質養料,因此也具備成為良好漁場的條件。

五、大陸棚廣大

    臨近陸地的大陸棚區,水深在200公尺以內,陽光可透射至海底深處,且海底營養鹽豐富,利於植物性浮游生物和藻類的大量繁殖,故魚源豐富。而陸棚區海底平淺,也利於漁船的捕撈作業。

    具備上述條件愈多的海域,愈容易成為世界重要的漁場,如太平洋西北部、大西洋東北部、大西洋西北部等(圖16-4)。其他影響一地漁業發展的自然因素,還包括海岸曲折、多島嶼港灣,沿岸平原狹小等。漁業的發展,也受人文條件的影響,包括:

一、居民的飲食習慣

    日本人口眾多,但畜牧業不發達,魚類成為日常飲食中重要的蛋白質來源,故成為世界主要的漁業大國;澳洲雖然漁場條件良好,但向以農牧立國,故漁業未能充分發展。

二、市場的位置

    由於魚肉易腐,必須儘量接近市場,方能保持新鮮。北半球中高緯海域成為世界重要的漁場,即與其接近日本、西歐和美國東部等主要消費市場有關。但隨冷凍設備的發明,魚貨保存期限增長,市場位置對漁場開發的影響力漸減。

三、技術的配合

    傳統漁業受限於漁船大小及設備落後等因素,只能在沿海一帶作業,漁獲量亦有限。現代化漁業因技術的進步及漁具的改良,使漁獲量大增,尤其是冷凍設備的發明及魚罐頭加工船的蓬勃發展,克服了魚肉易腐的特性,漁船能長期遠航,往昔漁業微不足道的太平洋東南部漁場,因此成為世界重要漁場。

 

 

海洋漁業的生產

    現代化漁業的發展和科技進步關係密切,二次大戰後至1970年止,因新漁場的開發與漁撈技術的急速發展,世界漁獲量大幅成長。但因各漁業國競相撈捕,1970年代以後,部分漁場漁源漸趨枯竭,世界漁獲量的成長趨緩,至1990年代全球海洋漁業漁獲量大致維持在每年6,000萬到7,000萬公噸左右,1995年世界主要漁業大國為中國、祕魯、智利和日本等國(圖16-5)。

    臺灣位於太平洋西北部漁場範圍內,西側的臺灣海峽和北側的東海,為大陸棚區,底棲魚類豐富,東岸太平洋海域則有黑潮暖流流經,為洄游魚類必經之路,漁業資源亦豐,奠定臺灣漁業發展的基礎。此外,每年冬季東北季風強勁時,成群結隊的烏魚隨北方寒流南下臺灣海峽繁殖,也吸引大批漁船捕撈。但早期受限於魚肉易腐及設備簡陋,捕魚範圍僅限於沿岸一帶,漁獲量不多,直到日治時代,引進新的捕撈技術,臺灣漁業開始向遠洋發展。光復後,臺灣的漁業發展迅速,民國85年的海洋漁獲量高達90餘萬公噸,若連同養殖漁業,產量可達120餘萬公噸,產值為973億元,不但充分提供國人所需之動物性蛋白質來源外,並可供外銷,其中以遠洋漁業發展最快速,已成為臺灣漁業生產的主力(圖16-6)。

 

 

學生活動16-2

    海上漁撈作業極為辛苦,漁民除了要能吃苦耐勞,更需憑其智慧與經驗,判斷漁場位置、撒網時間等,以便有好的收穫。此外漁民亦會根據魚類習性,使用不同的捕魚工具。圖16-7是三種常用的捕漁法,表16-3是漁船作業的環境,根據圖16-7及表16-3回答下列問題:

1.在表16-3中,填入適當的捕魚法。

2.流刺網有「死亡之牆」之稱,主要原因是什麼?

3.三種捕魚法中,何種對漁業資源的破壞最少?為什麼?

P16-7.gif (115363 bytes)

圖16-7  捕魚法

(出自黃盛璘(編)(1994),北部濱海之旅,初版。臺北市:遠流,頁43)

表16-3 漁船作業的環境

漁業環境 捕魚法

沿一定路線洄游的魚類

a

海底地形平坦,底棲魚豐富的大陸棚區

a

非群集性的珍貴魚類

a
(表16-3:出自施添福主編(1999),高級中學地理,第一冊,臺北:龍騰文化出版社,第173頁)

 

第三節 礦業

    礦產資源是現代工業重要的原料和動力來源,因此工業愈發達的國家,對礦產的需求量就愈大,故一國的礦產資源消耗量,可作為衡量該國經濟發展的指標。以能源消耗量為例,世界平均每人每年所消耗的能源,約可換算成2.2噸煤所產生的能量,各國中以美國12噸最高,西歐為5∼6噸,日本4.5噸,開發中國家大多維持0.5噸以下。同樣地,豐富的礦產資源可促進一國經濟的發展,如南非即因有豐富的礦產資源,而成為非洲工業最發達的國家。

 

礦物的分布

    礦物分布深受地質構造的影響,由於各地地質構造不同,所以礦物資源在地表分布很不平均,以煤為例,主要分布於中國美國獨立國家國協等。礦藏豐富的國家除了供應本國所需外,尚可將剩餘的礦產輸出;資源缺乏的國家則需依賴進口,導致重要資源的生產與消費不平衡現象,此現象尤以石油最為明顯,如中東地區生產大量的石油,但消費量很少,石油輸出成為各產油國的經濟命脈;日本幾乎不生產石油,卻消耗大量石油,故石油為日本國際貿易中的重要商品(圖16-8)。

 

 

礦產的開採

    地質構造影響礦物的分布,所以地質構造影響礦物的分布,所以了解一地的地質構造,有助於礦業活動的進行,但其開採與否,還受下列因素的影響:

一、礦產的品質與市場區位

    當礦產資源品質相同時,靠近市場的先開採;當礦產與市場距離相同時,蘊藏量豐或礦物純度高的礦區將優先開採。

二、市場需求

    市場需求量大小往往影響礦產的價格。早期煤礦為重要的工業原料及動力來源,煤礦開採頗盛;二十世紀以後,石油成為全球主要動力來源,煤礦的重要性相對降低。

三交通

    有運輸路線經過或接近港口的礦區,往往先被開採。如臺灣北部的煤礦,以基隆地區開採較早。

四、技術

    現代科技的運用,使採礦更加便利,如運用遙感探測技術,可以發現品質更佳、藏量更豐的礦藏;而採礦的機械化及新的冶煉技術,也可大幅降低生產成本。

五、政府政策

    政府政策也常影響礦產的開採。1950年冬,臺灣出現煤荒,政府因此設置煤炭增產獎金,使產煤量增加;但1970年代以後,增產獎金取消,是臺灣煤業開始走下坡的原因之一。

 


臺灣的煤礦業

    早期臺灣民間多以伐薪燒炭作為燃料,加以清初清廷禁止臺灣採煤,故煤礦開採不盛。但隨西方遠洋艦隊東來日多,臺煤開始受到注意,人民不顧政府禁令,在靠近河岸或港口處私採。1870年代煤禁令解除,沈葆禎引進新式採礦設備,採礦量增加。日治時代,因大規模的機械化開採、縱貫鐵路完成,及大陸市場需求等因素,臺灣煤業蓬勃發展。光復後,臺煤雖失去大陸市場,但因島內需求增加,產量仍持續成長,並於1960年代達到高峰。1970年代以後,因進口煤及石油的競爭、環保意識抬頭等,才使臺灣煤業逐漸沒落。

 

學生活動16-3

    圖16-9是治時代臺灣煤產的成長曲線圖,請根據此圖,回答下列問題:

1.1910年代以後,煤產量快速增加,是受到那些因素的影響?

2.1928年以後,煤產減少的原因何在?

P16-9.jpg (37235 bytes)

圖16-9  臺煤歷年生產量成長曲線:1897~1950

(圖16-9:出自施添福主編(1999),高級中學地理,第一冊,臺北:龍騰文化出版社,第176頁)

 

第四節  林漁礦業資源的保育

資源的特性

    根據資源再生的特性,可將其分成二種:

一、可更新資源

    又可分為二類,第一類如水力、風、潮汐、地熱和太陽能等,基本上可供人類永遠使用,沒有枯竭之虞。第二類如動物和植物資源,它們能夠生長繁殖,其更新速度與自身的繁殖能力、外界的環境有關,故需遵循永續利用的原則,才不致面臨滅種的危機。

二、不可更新資源

    主要指礦物資源,其成礦周期往往以數百萬年計算,故常隨著消費量增加而快速減少。

 

 

資源利用與保育

    由於世界經濟發展速度愈來愈快,對林、漁和礦產資源的需求愈來愈大,一些遠離市場的資源產地,如熱帶林區、東南太平洋漁場、沙漠地帶的石油等,開始被大量開採,造成各種資源急速減少。林、漁業資源雖具可更新性,但人們往往誤認其為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故常有濫捕、濫伐的情形,造成資源的枯竭,如目前熱帶雨林正以每秒鐘約一個足球場的面積消失中;人類過度捕撈海洋魚類,造成全球漁獲量減少,尤以沿岸漁源枯竭問題最為嚴重,如果要永續利用枯竭問題最為嚴重,如果要永續利用這些資源,必須在生態平衡的原則下,讓這些資源得到適度的保育,才能夠再生循環,繼續提供人類使用。至於許多重要的能源礦如煤、石油等,在不久的將來,也將面臨枯竭的危機,所以如何妥善利用並保育資源,將是未來開採資源不可忽略的課題。

 

能源問題

    林、漁業資源若能善加利用,則可再生產,但許多礦物資源,一經使用後便無法再生。各種能源隨著人口增加而大量消耗,尤其在工業革命以後,能源消耗速度幾乎成直線成長(圖16-10),其中又以化石性的能源消耗最為驚人。以1996年為例,石油、煤和天然氣等化石性燃料占全部能源消耗量的90%,而其比例預期將會再增高,在無法再生的情況下,未來人類將面臨能源短缺的困境(圖16-11)。

    為了確保日後生活品質不受影響,可透過下列方法,來抒解能源問題的壓力:

一、節約能源

    如建造絕熱程度高的房屋、使用省電裝置的家電用品、多搭乘公共交通工具,或使用耗油量少的小汽車、改良機械等,都能更有效的利用能源。

二、尋找替代能源

    除了積極尋找新的能源外,如何提高可更新能源的利用,如水力、風力、太陽能、潮汐能等,也成了人類重要的議題。

 

 

學生活動16-4

    圖16-13是世界主要能源消耗比例。根據圖16-13完成下列問題。

1.圖中以石油消耗量最大,請算出其消耗量占全部能源的百分比。並說出石油取代煤礦,成為世界主要能源的理由。

2.核能發電所使用的能源礦如鈾,其質小能大,短期內不致有原料枯竭問題產生,但目前許多工業國家已不再增建核電廠,原因何在?

P16-13.gif (15718 bytes)

圖16-13 各項能源消耗量百分比:1996

(圖16-13:出自施添福主編(1999),高級中學地理,第一冊,臺北:龍騰文化出版社,第18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