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line.gif (1538 bytes)

 

第一節 熱帶溼潤氣候

  南北回歸線之間的低緯度地區,陽光終年接近直射,天氣炎熱,氣溫變化小;降雨以對流雨為主,年雨量豐富,是為熱帶溼潤氣候
氣溫與降水的時空差異

  熱帶溼潤氣候區全區一月均溫皆在18℃以上(圖4-1:熱帶地區一月等溫線圖),年溫差由赤道向南北增加(圖4-2:熱帶地區年溫差分布圖);全區雨量大致在500公釐以上(圖4-3:熱帶地區年平均降雨量分布圖),由赤道向南北遞減。顯見區內的氣候特徵道向南北遞減。顯見區內的氣候特徵因緯度不同而有明顯差異。

 

學生活動4-1

  請閱讀吉山干尼和卡諾的氣候圖,並完成下表
地   點 吉山干尼 卡   諾
最高溫的月份    
最高月均溫    
年溫差    
乾季的長短    
乾季出現的月份    
年雨量(mm)    

學生活動4-1-吉山干尼.gif (28177 bytes)

學生活動4-1-卡諾.gif (25401 bytes)

(上二圖:出自施添福主編(1999),高級中學地理,第一冊,臺北:龍騰文化出版社,第41頁)

 

  以剛果盆地的吉山干尼(Kisangani)和奈及利亞的卡諾(Kano)為例,位在赤道附近的吉山干尼,其氣候特徵是:(1)高溫:各月氣溫均在18℃以上,年溫差小,可說是四季如夏;(2)多雨:降雨季節分布平均,沒有明顯乾季,年雨量豐富。此外,天氣變化非常規律,每天日出後氣溫便開始上升,天空逐漸出現雲朵,中午氣溫更高,雲量增加,接著濃黑的雲層布滿天空,不久,滂沱大雨伴隨著雷聲和閃電而下,但驟雨快晴,傍晚時已雨過天青,暑氣全消,是一天中最舒適的時刻,此地幾乎每天如此。由於全年高溫多雨,因此森林廣布,植物種類繁多。樹木為爭取陽光,樹幹高聳、樹冠成簇、高矮層次分明,且多藤葛等攀緣植物(圖4-4:熱帶雨林示意圖)(照片4-1:熱帶雨林景觀)。

  緯度較高的卡諾,其氣候特徵則是:(1)高溫:各月氣溫亦高,但年溫差較大,最熱的月份出現在乾季末期,雨季開始後氣溫就降低了;(2)乾溼分明:降雨的季節分布不平均,雨量集中在夏季,年雨量較少。由於乾季顯著,水份嚴重不足,大部分植物都會枯萎。因此,本區植物以生命週期短、耐旱的高大草原為主(照片4-2:熱帶莽原景觀),草的高度通常可達1∼3公尺,常隨著乾溼季節變化呈現榮枯的景象,使本區的草食動物和人類的畜牧活動必須作長途的遷徙。

氣候差異的成因

    吉山干尼和卡諾的氣候特徵不同是因吉山干尼位處低緯,終年受陽光直射或大角度斜射,各月氣溫均高,年溫差小。由於每天氣溫高,對流作用旺盛,對流雨頻繁,因此各月降雨分配平均,沒有顯著乾季;卡諾緯度較高,夏季時,赤道低壓帶移至本區,對流旺盛,降雨頻繁。冬季時,日射南移,赤道低壓帶移離,本區處於信風帶內,盛行風由大陸吹向海洋,形成明顯的乾季,因此具有夏雨冬乾的特徵。每年雨季前的乾季末期,由於陽光接近直射,雲量又少,所以日照強烈,氣溫增高,是一年中最熱的季節,一旦雨季開始,因多對流雨,濃密雲層使日照減弱,氣溫就降低了。

熱帶氣候的分類與分布

    同處熱帶氣候區,吉山干尼和卡諾兩地的年雨量、年溫差、降雨季節分布、植被等方面皆有顯著差異,因此將熱帶氣候區劃分為兩種類型,類似前者具有全年高溫、年溫差小、降雨季節分布平均、年雨量豐富、植被以雨林型態為主的氣候類型,稱為熱帶雨林氣候,這種氣候類型主要分布在赤道及其兩側,大約由赤道向南、北伸展至緯度10度左右,例如非洲剛果盆地、南美洲亞馬孫盆地和南洋群島等地方。而類似卡諾具有全年高溫、乾溼季分明、年雨量較少、植被以疏林草原為主的氣候類型,稱為熱帶莽原氣候,這種氣候類型主要分布在熱帶雨林和熱帶沙漠氣候之間的中美地峽西岸、巴西高原及東非高原等地(圖4-5:熱帶濕潤氣候分布圖)。

 


學生活動4-2

請閱讀下列短文並回答下列問題:
    遼闊的熱帶莽原為羚羊、長頸鹿、斑馬等草食動物提供良好的生活環境,同時也成為以捕食草食動物為主的獅子、獵豹、豺狼等肉食動物的樂園。冬季時草食動物作長途季節性遷移,肉食動物也跟著遷移,這時如果由飛機往下鳥瞰,草食動物慢慢蠕動,黑壓壓一片,邐迤十幾公里,蔚為壯觀...。

  請問:

1.冬季時草食動物為什麼需要遷移?

2.你認為熱帶莽原區的動物會遷移到那一個氣候帶附近?為什麼?


第二節 溫帶溼潤氣候

  在緯度30度到60度的中緯度地區,夏季氣溫不像熱帶那樣酷熱,冬季氣溫不像寒帶那樣嚴寒,全年氣候比較溫和,因此稱為溫帶。溫帶地區年中太陽輻射量變化大,四季分明,自然植物景觀富季節變化。此帶年降雨量500公釐以上的地區,除季風區以外,稱為溫帶溼潤氣候區
氣溫和降水的時空差異

  溫帶溼潤氣候分布範圍廣大,因此各地的氣溫與降雨特徵,常隨距海遠近及緯度高低而有明顯的差異。年平均雨量分布大致由大陸西岸向內陸遞減,在西岸大致由高緯區向低緯區漸少(圖4-6:歐洲年雨量分布圖);最冷月均溫分布由低緯區向高緯區漸低,從海岸向內陸漸冷(圖4-6)。

 


學生活動4-3

  閱讀圖4-6瓦倫西亞、羅馬和莫斯科氣候圖,並比較三地的氣候差異:

1.指出三地最熱月和最冷月的溫度。

2.指出三地的年雨量。

3.比較三地降雨季節分布的差異。

P4-6.gif (69721 bytes)

圖4-6   歐洲年雨量分布圖

(圖4-6:出自施添福主編(1999),高級中學地理,第一冊,臺北:龍騰文化出版社,第45頁)

學生活動4-3-莫斯科.gif (24724 bytes)

學生活動4-3-瓦倫西亞.gif (27435 bytes)

學生活動4-3-羅馬.gif (24289 bytes)

(上三圖:出自施添福主編(1999),高級中學地理,第一冊,臺北:龍騰文化出版社,第45頁)

 

 

  以瓦倫西亞(Valencia)、羅馬(Roma)、莫斯科(Moscow)為例,可知在愛爾蘭西岸的瓦倫西亞,冬季氣候較溫和,夏季較涼爽,年溫差最小,降水最豐富,各月雨量分配較為均勻。因降水量豐富,森林生長茂密,其中以高大落葉林為主。但陰雨日數多,日照不足,較不利穀物生長。

  緯度較低的羅馬夏熱冬溫,年溫差較小;年雨量較少,冬季多雨,夏季乾燥,冬季雨量約占全年的1/3,而夏季降水量不足全年的1/10。由於夏季雨量少,晴空萬里,是從事戶外活動的良好季節。本區植物為適應炎熱而乾燥的夏季,形成樹皮厚、葉子小且表皮厚的型態,自然植被以低矮稀落的灌木為主。

  位在內陸的莫斯科夏季氣候較溫和,冬季最嚴寒,冬夏氣溫變化劇烈,年溫差最大,年雨量較少,夏季較多雨。由於冬季酷寒,有時大雪紛飛,厚雪積滿路面,常造成交通中斷,人們大多深居簡出,減少戶外活動,室內多有保暖禦寒的設備。

氣候差異的成因

    這三個地方的氣候特徵各有不同的成因,瓦倫西亞的氣候深受暖流和西風的影響,冬季時,西風吹經北大西洋暖流的上空,把熱量帶至本區,使其冬溫較同緯度地區高很多(圖4-7:60°N冬季氣溫的地區差異)。夏季時,受到海洋的調節而較為涼爽。降水方面,本地終年吹著西風,沿海又有暖流經過,空氣中水汽含量高,容易在迎風的山坡降下地形雨,此外,秋冬季時來自極地的冷氣團和溫帶潮溼的暖氣團常在本地附近相遇,產生鋒面雨,因而終年陰雨綿綿。

      羅馬的氣候受涼流和風帶季移的影響。夏季時,受下沈氣流影響,降雨少、日照強烈、氣候炎熱;冬季時,因緯度較低並受海洋調節,氣候暖和。而羅馬的降雨具有夏乾冬雨的特性,主因有三:

一、風帶季移:夏季時,本區處於副熱帶高壓籠罩或其附近,因而乾燥少雨;冬季時,日射南移,盛行西風移至本區,帶來豐富降水。

二、氣旋通過:冬季時,來自大西洋的氣旋經常通過地中海,且地中海的溫度較鄰近的陸地高,容易發展成為低氣壓區,氣旋的活動頻繁,降雨機會增加。

三、涼流影響:夏季時,氣流吹過葡萄牙外海的涼流上空,溫度降低,溼度提高,但是到陸地後,因地面氣溫較高,相對溼度降低,不易致雨,同時也因較其上層空氣的氣溫低,呈現下冷上暖的穩定狀態,不易產生對流作用,因此乾燥少雨;冬季時,涼流的水溫通常較鄰近陸地的氣溫高,氣流吹過涼流時,溫度和溼度增高,到達陸地後氣溫下降,水汽較易凝結,降雨的機會增加。

  莫斯科的氣候特徵主要受緯度、距海遠近和氣團性質的影響。夏季時,因太陽輻射量較大,日照時間長且陸地吸熱較海洋快,因此氣候暖和;冬季時,太陽輻射量小,日照時間短及地面大量散熱,因此氣溫低。當冷氣團入侵時氣溫會急速下降,氣候嚴寒;本地因夏季氣溫高,多對流雨,同時也常成為低氣壓區,導引潮溼海洋氣流深入內陸,形成降雨。但因距海較遠,空氣中水汽含量不豐,雨量不多。冬季時,陽光斜射,晝短夜長,導致氣候嚴寒,水汽含量少,故降水少於夏季,但因氣溫低,地面常有積雪。

溫帶溼潤氣候的分類與分布

  這三個地方氣候的最大差異是降水的季節分布和年溫差的大小。瓦倫西亞全年有雨,無明顯乾季,冬暖夏涼,年溫差小,此種氣候類型主要分布在緯度40度到60度附近的大陸西岸,氣候特性深受海洋的影響,稱為溫帶海洋性氣候羅馬是夏乾冬雨,夏熱冬暖,年溫差較小,此種氣候類型主要分布在緯度30度到40度附近的大陸西岸,其中以環地中海地區最典型,範圍最廣大,稱為地中海型氣候;莫斯科則是夏雨為主,夏暖冬寒,年溫差大,這種氣候類型分布在緯度40度到60度附近大陸中部到東岸的廣大地區,如北美洛磯山以東到大西洋岸、中歐以東到西伯利亞等地,由於距海遙遠或位在背風地區,氣候受海洋影響甚微,稱為溫帶大陸性氣候圖4-8:溫帶濕潤氣候區分布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