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螢火蟲的多樣性及保育工作

 

一、研究動機與目的

  螢火蟲,似乎是老一輩人們小時候的回憶,然而,隨著人類對環境的破壞,使得螢火蟲沒有棲地可以生存,因此,對於現代的人,想看到螢火蟲,已是個奢侈的夢想,點點螢火只有夢裡才會出現。
  這幾年,國家公園螢火蟲資源調查研究,喚起民眾重圓螢夢的願望,一連串的螢火蟲生態教育活動,更帶領人們重返回憶,引起一波波賞螢的高潮。但是,在賞螢之際,是否忽略了螢火蟲消失的原因?是否正視環境退化的問題?賞螢的淨土,從原來的鄉村田野,是不是逐漸縮小到人少打擾的地區?而會不會,又因為人類的逐漸進入,又逼退了螢火蟲呢?
  因此,從螢火蟲的保育工作來看螢火蟲的重要性,以及螢火蟲的棲地多樣性,進而以螢火蟲作為各種環境的指標生物。


二、研究方法

1.文獻收集,了解台灣螢火蟲的生態,及台灣螢火蟲保育工作的進展。
2.實際觀賞螢火蟲


三、研究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