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地理與生態學在地理學科課程上的意義

                 ( 本段教學資料來源 :參考李薰楓、黃朝恩譯(1997)生活化地理----美國國家地理科課程標準1994年,第24-25頁。 )

地理學科的十八項課程標準

           自然和人文現象分布於地表。生活化地理課程的目標,在於培養學生成為有地理學養的人,具備:(1)了解空間中諸事象配置的意義;(2)了解人類、地方和環境間的關係;(3)使用地理技能,,以及(4)應用空間和生態的觀點於生活境遇。

1.空間意涵的世界

          地理科使用地圖的方法,將人、地、環境的資料建構成空間脈絡,俾能學習到其間的相互關係。有地理學養的人,知道並了解:1) 如何使用地圖和其他的地理展示、工具和技術,以從一空間的觀點獲得、處理和報告資料 ;2) 如何使用心智地圖,以組織人類、地方和環境資料於一空間脈絡中; 3) 如何分析地表上的人類、地方和環境的空間組織。

2.地方和區域

        人及其維生活動,係以特定地方及其形構的區域為根基。有地理學養的人,知道並了解:1) 地方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徵;2) 以人群建立之諸區域,以解釋地球的複雜性;3) 文化與經驗如何影響人們對地方與區域的識覺。

3.自然系統

         自然作用形塑地表,並與動植物互相影響而創造、永續或改變生態系統。有地理學養的人,知道並了解:1) 形塑地表類型的自然營力;2) 地表生態系的特徵和空間分布。

4.人文系統

         地理學係以「人」為中心的,人類活動是形塑地表的原動力,聚落與各種人工構造物都是地表景觀的一部分,而且人類也相互競逐地表的支配權。有地理學養的人,知道並了解:1) 地表上人類人口的特徵、分布和遷移;2) 地球上文化組成的特徵、分布和複雜性;3) 地表上經濟互依的類型和網系;4) 人類聚落的過程、類型和機能;5) 人群間的合作和衝突力,如何影響地表的分化與支配。

5.理境與社會

            自然環境會因人文活動而改變,反映了人類社會價值觀與利用地球自然資源的結果,而人類活動亦受自然類型與作用的影響。有地理學養的人,知道並了解:1) 人類的活動如何改變自然環境? 2) 自然系統如何影響人文系統?3) 資源的意義、使用、分布和重要性發生何種改變?

6.地理學的用途

                地理學的知識,能讓我們理解人、地、環境間相互關係隨時間而演變的情形,亦即理解地球的過去如何,現在又如何,進而預知未來將如何。有地理學養的人,知道並了解:1) 如何應用地理學去解釋過去?2) 如何應用地理學去解釋現在並計畫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