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塊漂移 大陸漂移的概念是德國氣象學家韋格納(Alfred Wegener)1915年正式提出的。他與當時許多地質及生物學者一樣,懷疑地表曾經變動過,於是鍥而不捨地整理出一些例證,譬如:他提出南美洲與非洲似乎曾經相連過,兩洲漂開的位置在南美洲的東部(即巴西的東端),與非洲中部西海岸(即幾內亞灣沿岸)(圖1)。
你是不是也發現了這兩洲之間的祕密?。
圖1 韋格納觀察到的大陸漂移處之一
1 板塊組合與海水的覆蓋
地質學家習慣將地球分為岩石圈、軟流圈、中層圈及地核。所謂的岩石圈是由冷而剛硬的岩石所構成,包括了地殼及部份的上地函,漂浮於軟流圈上。岩石圈由許多獨立的單元組成,每個單元有運動方向及速度,這些單元即所謂的「板塊」。依板塊面積大小,可分為大板塊及小板塊,大板塊有七塊,如非洲、歐亞、印度-澳大利亞、南美洲、北美洲、南極洲及太平洋板塊等;小板塊如菲律賓、可可斯板塊等。全球超過三分之二的板塊面積是被海水覆蓋著(圖2)。
圖2 地球表面的板塊組合(上圖)及被海水覆蓋的現況(下圖)
2 板塊漂移的過程與方向
古生代距今6億至2億多年前,當時地球表面以大洋為主,陸塊聚集
(圖3a);板塊大規模的漂移,主要發生在中生代的1億多年期間,形成呈現地形複雜的數大洲(圖3b);新生代時期自6千5百萬年前至今,地表大洲漂移到目前的位置(圖3c);未來的海陸分布,會是怎樣的情形?這是許多人感興趣的問題!
圖3 古生代至今天地表板塊漂移
3 板塊漂移與火山作用
板塊漂移是地球內部的熔岩等物質對流,因而造成浮在上方的板塊運動的現象。板塊漂移時的方向有很多種,如:相向而行、相背而行、相錯而行等(圖4)。
在海板塊與陸板塊相向而行的地區,因為兩板塊相擠壓造成山脈,同時因反作用力造成深凹的海溝,這種地區常常多火山、斷層、地震等地質作用。譬如歐亞板塊與菲律賓板塊相向而行,不斷的擠壓形成臺灣島,這項造陸運動迄今仍在激烈進行,所以臺灣多火山、斷層等地形,並時常發生地震(圖4)。
圖4 板塊移動的方向及彼此間的關係
民國88年9月21日因為車籠埔斷層活動,發生規模7.3級的集集大地震,造成卓蘭、豐原到集集的南北縱向破裂帶,使得臺灣中部的居民生命受到威脅、財產遭到巨大損失(圖5)。
圖5 「921」集集大地震斷層破裂地帶
|
圖9-4
「921」集集大地震災區陸地隆起變形的情況---
南投縣霧峰鄉光 復國小操場跑道隆起變形的情況 |
因為,地震是臺灣島及其他同性質的島嶼或地區得以誕生及未來「繼續成長」的必經過程,所以在島上生活的人,要了解地質條件並發揮「生活智慧」與動態的環境和諧共存,才能「永續發展」。 資料來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