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 細 菌 分 類 群 細 菌 分 類 群
中文名 |
英文俗名 |
註 |
固氮菌 |
Niitrogen-fixing
bacteria |
常與豆科植物的根共生 |
乳酸菌 |
Lactic acid
bacteria |
在優格內或泡菜過程中產生乳酸 |
內孢子菌 |
Endospore-forming
bacteriia |
如臘腸桿菌 |
腸內菌 |
Enterobacteria |
如大腸菌或傷寒菌 |
光合細菌 |
Photorophic
bacteria |
如綠硫菌或紫硫菌 |
綠膿桿菌 |
Pseudomonads |
|
螺旋體 |
Spirochetes |
如梅毒細菌 |
立克次體 |
Rickettsias |
如斑疹傷寒菌 |
披衣菌 |
Chlamydias |
如引起砂眼的病原菌 |
菌質 |
Mycoplasmas |
最小的原核生物,100∼250nm,唯一沒有細胞壁的原核生物。 |
藍綠藻 |
Cyanobacteria |
行光合作用,放出氧氣。如藍球藻、念珠藻等。 |
綠氧菌 |
Chloroxybacteria |
亦行光合作用,放出氧氣。介於藍綠藻和綠藻之間。 |
藍綠藻和綠氧藻雖然為原核生物界的成員,但具有葉綠素,可行光合作用,放出氧氣,有別於其他細菌,茲特別敘述於下:
a.藍綠藻
由藍綠藻的化石可推斷,在35億年前他即已生存在地球上。cyanobacteria在未有
「原核生物界」 名稱之前被稱為blue-green algae,中文譯為藍綠藻或藍藻,他除了葉綠素
a 外,因含有藻藍素
(phycocyanin)而呈藍綠色,也因此而得名。他除了藻藍素外尚有藻紅素
(phycoerythrin),二者皆為蛋白質,合稱藻膽色素
(phycobilins),這些蛋白質只存在藍綠藻和紅藻中,為光合作用光系Ⅱ的色素,此特徵與其他植物相反,植物的光系統Ⅱ的色素是葉綠素
b。此外,藍綠藻亦不儲藏澱粉,而是儲存一種似動物肝醣的藍(綠)藻澱粉
(cyanophycean starch)。
藍綠藻生存的範圍非常廣泛,如雪地、極區、極酸、極鹹或貧養的水、
沙漠、石頭縫、85度的溫泉等,他們亦共生於地衣、原生動物、變形蟲、水生蕨類、熱帶植物的根、海葵及許多其他寄主內。藍綠藻約1500餘種,有單細胞、群體的或絲狀的,他們的細胞皆比其他種類的原核細胞大。在某些海洋中,有時每公升海水可含高達一千萬個藍綠藻細胞,他為海洋提供了20%的初級產物。
藍 綠 藻
群
體制 |
代表屬名 |
單細胞的(unicellular) |
藍綠藻(Gloeocapsa)、
色球藻(Chroococcus) |
群體的(colonial) |
棋盤藻(Merismopedia)、
微囊藻(Microcystis) |
絲狀的(filamentous) |
念珠藻(魚腥藻)(Anabaena)、
顫藻(Oscillatoria)、
林比式藻(Lyngbya) |
在氮素含量低的環境中,有些藍綠藻會產生異形細胞(heterocyte),他比一般營養細胞大,壁也較厚,且可以固氮。藍綠藻亦會產生厚壁孢子(akinetes),他可抵抗乾燥和冰凍,因此可休眠。當環境變得適宜時,他可萌發產生新的個體。
藍綠藻以裂殖 (fission) 的方式生殖,也可進行斷裂生殖(framentation)、外孢子生殖
(exospore)
,或經異形細胞、厚壁孢子萌發而產生新個體。但藍綠藻沒有有性生殖。
藍綠藻沒有鞭毛,但可滑行 (如顫藻)
,這是由於細胞壁內的小纖維扭曲而造成的。有一種圓形的Synechococcus每秒可移動25μm,但此種運動的機制則未知。
b. 綠氧菌
1976年,Ralph A.Lewin在墨西哥Buja California的潮間帶的噴出囗發現一單細胞、原核的生物。他在構造和化學成分上像藍綠藻,但似高等植物含有葉綠素a和b,而且也缺藻膽色素。Lewinr將此圓形單細胞的新生物命名,屬名為Prochloron。到了
1984
年,荷蘭的科學家在荷蘭Loosdrecht湖的洞穴裡發現了一絲狀的,且細胞構造和化學成分與Prochloron
相似的原生生物,將之命名,屬名為為Prochlorothrix,他也具有葉綠素a和b,且無藻膽色素。此外Prochloron和Prochlorothrix
的葉綠層 (thylakoids)
與綠藻及植物相似而成疊狀 (藍綠藻的葉綠層不成疊狀)。
生物學家因此認為Prochloron和Prochlorothrix
可能是綠色植物葉綠體的祖先,他與植物的葉綠體一樣具有相同的原核祖先。這兩種新的生物有時被歸在藍綠藻門
(Division Cyanobacteria),有時則被獨立於綠氧菌門(Division
Chloroxybacteria) (或稱原綠藻門(Prochlorophyta)),其分類特徵介於藍綠藻和綠藻之間。
二、古細菌
古細菌亦為原核細胞、單細胞,也需用顯微鏡才觀察得到
;但他的細胞壁不含有月太聚醣,生化反應亦與真細菌迥異,他比真細菌更接近真核生物,因此有人將他獨立為一界。他們都適應在極端惡劣的環境,如溫泉和深海熱噴囗。
古細菌重要群
群 |
習性 |
甲烷細胞(Methanogens) |
泥沼和沼澤中重要的分解者 |
嗜鹽細菌(Extreme halophile) |
生長於高鹽度(15∼20%)的水域中 |
嗜熱酸細菌(Thermoacidiphiles) |
生長於60∼80度和PH 2~4
的環境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