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詞.gif (5455 bytes)
對流雨(convectional rain)

時常出現於熱帶或溫帶的夏季午後。因日照很強,蒸發旺盛,空氣受熱膨脹上升,至高空冷卻,凝結成雨。雨滴大而重,傾盆急降,且雷電交加,聲勢嚇人,稱為雷雨(thunderstorm)。台灣多數地區年平均雷雨在30日以上,臺南縣的永康鄉為臺灣雷雨最多之地,年平均雷雨日達61日。對流雨的來勢雖然急驟,但多在地表流失,對土壤侵蝕嚴重;好在歷時不會太久,雨區也不會太廣,如適時而降,對看天田作物仍不無貢獻。對流雨雖然降雨時間短,但大雨滂沱,往往因排水不及,而成淹水現象。(引自石再添等合著(1998),《地學通論(自然地理概論)》,台北市:固地文化事業有限公司,第234頁)

p2-18.gif (61701 bytes)

圖2-18   對流雨的形成

(圖2-18:出自施添福主編(1999),高級中學地理,

第一冊,臺北:龍騰文化出版社,第25頁)

相關網站:科學小芽子-維尼哥哥書房-維尼哥哥開講-夏天午後的大雷雨
                     http://www.bud.org.tw/Winnie/Wshow02.htm
回課文.gif (1954 bytes)